污水中氨氮高于总氮原因分析
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,城市污水的总量急剧增加,氨氮是城市污水的重要污染因子,一旦氨氮含量超标,就易造成水体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,并在浮游生物生产的同时,形成水体富营养化。现代环境下,为实现水质的利用,进行城市污水的化处理至关重要,实现过程中,进行污水氨氮含量与总氮含量的关系研究是其治污处理的首要任务,本文就污水中氨氮含量高于总氮含量的原因展开系统分析。
1、污水中氨氮与总氮的关系
水质衡量过程中,氨氮和总氮是较为重要的两个考察指标;从属性分类上看,氨氮是总氮的基本组成之一。一般情况下,污水中的总氮含量要高于氨氮含量,其包含了各种形式的无机氮和有机氮,譬如,在无机氮中,N3O-、NO2-、NH4+、蛋白质、氨基酸等都是其重要的表现类型,而有机氮一游离氨和铵离子为主要存在形式。同时植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明显低于动物性有机物。需要注意的是,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的初始污染是水中氨氮含量的主要来源。这些污水中的氨氮因子为微生物的成长、繁殖创造了条件,易在浮游生物快速成长的基础上,形成水体富营养化;另外,在微生物作用下,污水中的氨氮会进一步分解,并终形成硝酸盐氮;在该反应过程中,一旦反应过程不充分,就会造成大量亚硝酸盐氮的产生,当其与蛋白质结合时会形成致癌物亚硝胺,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。由此可见,在实践过程中,进行污水中氨氮污染因子的控制势在必行。
2、氨氮高于总氮原因的实验设计
污水处理过程中,氨氮含量高于总氮含量是一种常见的污水超标现象。要实现其超标原因的有效分析,研究人员就必须注重实验操作的具体规范。
2.1 氨氮及总氮检测的实验准备
2.1.1 实验依据及原液准备
污水氨氮及总氮检测过程中,确保其方法原理的控制规范是检测结果高度准确的有效保证。就氨氮检测而言,HJ537—2009《水质氨氮测定》中的蒸馏-中和滴定法是其实验操作的主要依据,而总氮的含量需按照HJ636—2012《水质总氮测定》进行规范,具体而言,其是在碱性过硫酸钾的应用下,实现污水氨氮含量消解的过程。本次实验鉴定过程中,污水的总氮含量的平均值为30.5mg/L,而氨氮含量平均值为32.2mg/L。
2.1.2 实验仪器准备
医用蒸汽器、超纯水器、紫外线分光光度计、比色管。在仪器应用过程中,实验人员应对其仪器的规格和型号进行有效规范,譬如,就比色管而言,其容积需保持在25mL;而分光光度计应用过程中,是一种有效的应用类型。
2.1.3 实验试剂准备
污水中氨氮及总氮含量检测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系统实践过程。在检测操作中,试剂的类型和容量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度。就氨氮检测而言,实验人员不仅要做好离子水、轻质氧化镁、硼酸吸收液的规范添加,更要对其添加的容量进行严格规范,譬如,硼酸吸收液的添加量应控制在20g,并确保添加后的稀释液总量为1000mL,另外在盐酸溶液应用中,其规格需保持在0.1023mol/L。总氮检测过程中,在保证去离子水应用的基础上,应做好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的严格规范,具体而言,在溶液配制过程中,其过硫酸钾的规格应控制在40g,而氢氧化钠的规格应控制在15g,将其溶于水后,进行氢氧化钠的充分冷却,一旦其温度达到室温后,须确保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的总量保持在1000mL。只有确保这些内容的控制合理,才能为氨氮含量及总氮含量的检测提供有效保证。
2.2 氨氮及总氮检测的实验结果
在确保实验仪器及试剂准备重复的基础上,按照蒸馏-中和滴定法对污水氨氮含量进行检测。具体而言,实验人员在原液的基础上,添加30mg/L的标准样品,同时按照95%~105%回收率要求,确保其平均加标的回收率控制在98.7%,氨氮测定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精准性,用于实验对比较为可靠。